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司高妍 实习生 苏慧珍 刘程】当前多数商超上市企业依旧处于阵痛期。
截至8月29日,联华超市、永辉超市、步步高(维权)、中百集团(维权)等10家商超上市企业悉数发布今年上半年财报。从营收来看,仅步步高、国光连锁、三江购物的营收实现同比增长,其余7家商超上市公司营收均同比下滑;从盈亏来看,永辉超市、中百集团处于亏损状态,其余7家处于盈利状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10家商超上市公司中,永辉超市和步步高作为胖东来的“学徒”,今年上半年两者业绩两极分化,永辉超市由盈转亏,步步高则由亏为盈。
多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,永辉超市、步步高盈利走势分化
今年上半年商超上市公司业绩依旧处于承压态势。
从营收上来看,在披露2025年上半年的10家商超上市公司中,仅步步高、三江购物、国光连锁实现营收同比增长,其余7家营收均同比下滑,其中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永辉超市。财报数据显示,永辉超市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99.48亿元,同比下滑约20.72%。
对于营收下滑,永辉超市表示,主要是由于公司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,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因素所致。虽然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,但无法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。
从归母净利润来看,在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报的10家商超上市公司中,步步高、红旗连锁、家家悦、联华超市等7家处于盈利状态。其中步步高业绩大幅增长,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.01亿元,去年同期约为-0.77亿元,同比增长约357.71%。
对于净利润大幅增长,步步高表示,一是公司根据重整计划完成相关事项,于本报告期确认了大额重整收益;二是公司持续深化经营策略,聚焦于核心优势区域,通过优化门店布局、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,有效增强了整体门店效能和盈利能力。
而永辉超市、中百集团、北京京客隆3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,其中中百集团亏损额度最大,约-2.55亿元,其次为永辉超市,今年上半年亏损约2.40亿元。对此,永辉超市表示,公司依然处于深度转型期,整体销售规模减小;同时今年上半年商品供应链改革,短期内承受一定的毛利下降。此外,公司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、人员赔偿、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10家商超上市公司中,以“学习胖东来”为转型方向的步步高与永辉超市,在今年上半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业绩状态。
加码线上、持续闭店,商超上市公司加速变革
当前,零售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,多数商超上市公司承压依旧明显,其正通过关闭低效门店、优化店铺形态、布局新业态等手段积极应对,以实现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。
如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关闭272家门店,而去年全年才关闭232家尾部门店,闭店速度明显加快;步步高关闭4家经营未达预期或物业无法续租的门店;联华超市对于大型综合超市业态实施“小型化、社区化”战略调整,优化商品结构、压缩经营面积;中百集团则布局硬折扣赛道和食品业态,今年6月旗下首家小百惠折扣店与新一代食品超市在武汉开业。
与此同时,随着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传统商超转型的主要方向,不少商超上市公司对线上业务加强布局,试图将其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。
中百集团在半年报中表示,其在今年上半年积极构建线上业务矩阵,推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“抱抱生活”的同时,也在积极筹备前置仓业务。财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中百集团旗下的“中百邻里购”销售同比增长16%。
永辉超市今年上半年也加快调改店线上业务的开展。财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线上业务营收54.9亿元,占营业收入18.33%,较去年同比减亏3475万元;“永辉线上超市”自营到家业务及第三方门店覆盖率已达90%。截至6月30日,永辉超市已有99家调改门店开通线上业务。
家家悦则利用家家悦优鲜平台、第三方平台,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全渠道协同平台,开展到家服务、到店自提、直播、社群团购、即时零售等线上业务。数据显示,家家悦上半年线上销售额达6.3亿元,同比增长23%,订单量增长26%。
总体来看,无论是闭店调改还是发力线上,在实体零售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,传统商超已不再片面追求门店数量扩张,而是更注重业态的多元化、差异化发展。他们试图通过对存量门店进行改造提质、经营效率优化和商业布局调整,来提升单店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重塑商超核心竞争力,供应链成关键因素
纵观当前商超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,无论是区域性龙头还是全国性大型连锁企业,几乎都将创新重点聚焦于三大领域:自有品牌建设、3R(即烹、即热、即食)商品开发与供应链能力提升。这意味着,商超行业传统的多层分销模式正在被打破,自营自采比例上升正成为其转型的主要趋势。
如家家悦在半年报中透露,公司持续加大自有品牌研发,上半年自有品牌及定制化商品占比由13%提高到15%;永辉超市于今年3月宣布“聚焦核心大单品”战略,目标在三年内与供应商共同孵化100个年销破亿的单品,财报显示,永辉超市已推出“永辉YONGHUI橙汁”和“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”两款自有品牌产品。
与此同时,多家商超上市公司还显著加强对烘焙和熟食品类的投入。永辉超市在半年报中提到,已设立“烘焙熟食”专属频道,上新超过200款优质3R商品;家家悦则在近百门店中引入“家悦烘焙”,带动了门店烘焙产品销量与客流双增长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自有品牌开发还是产品品类拓展,其背后都要靠高效的供应链支撑。供应链正成为商超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差异化经营的关键基础。
为何供应链建设会成为商超行业发展的重点?
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,以往传统商超的采购模式往往依赖中间商,货物从生产商到商超货架,需经过层层转手,这无疑加大了商超采购成本。而构建自有供应链,商超能够与生产商建立直接合作关系,跳过中间商,降低采购价,获得成本优势。
同时,王鹏还表示,当下商超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,与供应商直接合作,有助于定制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,增强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。此外,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,消费者对商品的性价比提出了更高要求,商超自有品牌产品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成本,通常具有较高的性价比,比较契合当下消费者需求。因此,未来商超企业谁能够在“商品力+供应链+服务力”这三个维度建立起优势,谁将有可能在市场中突围。
责编:刘安琪 | 审校:张翼鹏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任先生博客观点,不代表任先生博客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任先生博客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